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辐射生物剂量学是放射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辐射生物剂量研究取得一些新进展,为研发新一代剂量计奠定技术基础.以染色体畸变分析为代表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作为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金标准方法,正向自动化、网络化分析发展,相关技术已通过国际和国家性的辐射生物剂量实验室网络辐射扩散.γ-H2AX作为DNA损伤的标志性分子,用于放射损伤剂量估算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作为放射损伤分子标志物逐步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共识.在蛋白分子和表达基因的基础上,代谢物和miRNA作为放射损伤标志物的研究有进一步的新进展.组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利用多分子表达谱评估受照剂量的研究,亦已取得突破.本文从现有辐射生物剂量计的技术特点、国内外的主要发展趋势和今后发展方向展望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研制
辐射变色薄膜
剂量计
剂量学性能
FWT-60
新型辐射剂量测量计:聚合体凝胶剂量计
聚合体凝胶剂量计
核磁共振
放射治疗
GD-300 系列辐射光致发光玻璃剂量计的辐射剂量学特性
辐射光致发光
剂量线性
均匀性
重复性
衰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辐射生物剂量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辐射生物剂量计 细胞遗传学技术 γ-H2AX 分子标志物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9-80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64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10.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琪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34 76 4.0 6.0
2 林仲武 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 12 26 3.0 4.0
3 王治东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25 8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生物剂量计
细胞遗传学技术
γ-H2AX
分子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