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CHN油田这类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粒度较细、基质复杂的储层进行流体识别会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对阿尔奇公式的改进,应用电阻率-M(油水分界线)、电阻率-N(油水分界线)、以及电阻率比值-声波时差、电阻率比值-自然电位交会等4种综合测井方法进行流体识别,其中电阻率比值法可以将储层的含油性评价从定性提高到定量判断水平,从而完善了该类储层的测井综合流体评价方法.同时也讨论了储层含油性与构造、岩性的关系.研究实例表明以上方法可较为准确地识别这类复杂储层的流体性质.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Z区长81储层流体快速识别技术研究
测井解释
流体性质
快速识别
曲线重构
长81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富昌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特征
流动层带指标
流动单元
岩石物理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南部
晚三叠世
延长组
储集层评价
成岩作用
演化序列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低对比度油层流体判识新方法
低对比度油层
流体识别
流体敏感因子
多尺度小波能量谱
产水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性构造控制储层流体评价技术 ——以鄂尔多斯盆地CHN油田为例
来源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流体识别 测井交会图 构造岩性 储层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4,4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51
字数 3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64X.2017.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路云峰 7 11 2.0 3.0
2 罗雄民 6 40 4.0 6.0
3 程希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7 2.0 2.0
4 惠晨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5 梁佳佳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6 葛毅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体识别
测井交会图
构造岩性
储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064X
61-1435/TE
大16开
西安市南郊电子二路18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96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