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碳纳米管与Fe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构造出N掺杂有限长碳纳米管超晶格结构.第一性原理能量计算结果表明,新型超晶格结构的埋置能正向升高,结构稳定性降低,但可以显著提高外壁对Fe原子的吸附能力.差分电荷密度结果表明,掺杂体系中N原子与邻近C原子间的π键出现了畸变,使得N原子易与Fe原子发生结合.布居数和电荷转移情况表明,N原子的掺入导致Fe原子失电子能力降低,但Fe-N间共价键强度提高.超晶格结构在一定的扭转和剪切变形下仍能保持对Fe原子的吸附能力.
推荐文章
均匀磁场中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
碳纳米管
紧束缚近似
周期性变化
碳纳米管高温热形变的研究
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
热形变
碳纳米管填充金属Ag纳米线及其机理研究
碳纳米管
填充
Ag纳米线
形成机理
碳纳米管的表征手段研究
碳纳米管
石墨
扫描电子显微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纳米管超晶格结构吸附Fe原子的电子机理
来源期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超晶格结构 N原子掺杂 Fe原子吸附 电子机理 第一性原理 剪切变形 扭转变形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13
字数 5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8/j.issn.1000-1646.2017.04.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荣德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5 2135 24.0 34.0
2 曲迎东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 332 10.0 15.0
3 杨忠华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7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超晶格结构
N原子掺杂
Fe原子吸附
电子机理
第一性原理
剪切变形
扭转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646
21-1189/T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南十三路1号
8-16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