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红山铜矿床Ⅰ号矿带赋存于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内,含铜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变质的变钠质凝灰岩、钠长黑云片岩和火山喷流沉积的电气石硅质岩.含矿层岩性水平分带特征明显,由北向南可分为火山喷出岩相带→火山碎屑沉积岩相带→正常碎屑沉积岩相带,铜矿化与火山碎屑沉积岩相带关系密切.曼岗河上旋回酸性火山喷发及其碎屑沉积是该矿带形成的主导因素,3期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分别形成了矿带内的3个主要铜矿体群初始矿层,后经区域热变质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推荐文章
大红山铜矿Ⅰ号铁铜矿带成矿控矿因素及分布富集规律
Ⅰ号铁铜矿带
成矿控矿因素
富集规律
大红山铜矿
康滇铜成矿带大红山IOCG矿床石英脉中黄铜矿Re-Os定年与意义
黄铜矿
Re-Os等时线年龄
大红山IOCG矿床
康滇铜成矿带
云南省新平县疟疾抗体水平调查
疟疾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疟原虫阳性率
云南玉溪大红山地区铜矿的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云南玉溪大红山地区
铜矿
控矿构造特征
找矿潜力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新平县大红山铜矿床Ⅰ号矿带成矿模式探讨
来源期刊 云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火山沉积矿床 成矿模式 云南大红山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22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11
字数 59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忠义 8 11 2.0 3.0
2 王崇军 7 11 2.0 2.0
3 韩艳伟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火山沉积矿床
成矿模式
云南大红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地质
季刊
1004-1885
53-1041/P
16开
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