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野生动物学报       
摘要:
袋鼠(Macropus)传染性腹泻病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先后发生过5次,平均发病率为32.7%,致死率为72.9%,造成了巨大损失.通过总结每次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诊查特征、病理剖检情况、实验室分离鉴定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确诊引起本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nchia coli),并根据菌体O抗原鉴定为O9菌株和O79菌株.由于此大肠杆菌对许多抗菌药不敏感,或对暂时敏感的抗生素也很快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极差.因此通过此次病原的分离确诊,得以用制作自家苗的免疫方法,预防了袋鼠传染性腹泻病的再次发生.
推荐文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琼脂扩散试验
分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治疗
传染性囊病
40日龄
接触性
发病率
病程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分离
鉴定
VP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分离
ADI基因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袋鼠传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来源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袋鼠 传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O9 O79菌株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案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58.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袋鼠
传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O9
O79菌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野生动物学报
季刊
1000-0127
23-1587/S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