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一个新型造模为骨折延迟愈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选雌大鼠24只,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12只,A组麻醉后结扎股动脉,用冲撞法制作股骨骨折模型;B组麻醉后用冲撞法制作股骨骨折模型.分别于1,4及8周后观察大体标本、骨痂形态、X线检查确定骨折延迟愈合模型形成情况.结果:大体标本肉眼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检查及放射学检查均显示A组骨缺损区骨愈合较B组慢,A组骨性连接出现较晚,骨端硬化.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缺血性骨折延迟愈合的病理改变,与缺血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机制相符,符合缺血性骨折延迟愈合模型的要求,故可以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实验性缺血性骨折延迟愈合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的建立
缺血性眩晕
脑缺血
模型,动物
大鼠
多模态神经成像技术评估缺血性卒中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卒中
灌注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常压高浓度氧
干细胞
稳心颗粒对于心肌缺血性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缺血性心肌病
稳心颗粒
中医药治疗
大鼠
大鼠脑干缺血模型的建立
疾病模型,动物
脑干
脑缺血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缺血性骨折延迟愈合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模型 动物 缺血性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折延迟愈合
模型
动物
缺血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