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肾髓”相关性,先秦至汉时期就有了初步认识,到了魏晋隋唐时期,逐渐认识到,在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肾-精-髓-骨-血-脑存在密切关系,宋金元时期对髓的解剖学有了新认识,首次提出“脊髓”概念,肾髓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涉及,至明清时期,对肾髓相关认识进一步深入,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肾髓系统”这一概念,近代学者围绕“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化血”,对中医传统理论进行总结,使“肾髓系统”初见雏形,这为构建“肾髓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中医“肾髓系统”刍议
肾髓系统
脑为髓海
肾主骨
精化血
干细胞
基于“肾生髓、髓生血”理论治疗地中海贫血
肾藏精生髓
髓生血
地中海贫血
临床
核心病机
益髓生血颗粒
"心肾相交"的理论渊源
心肾相交
中医理论发掘
基于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探讨“肾主骨”理论
肾主骨
促红细胞生成素
性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
骨代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髓系统”的理论渊源
来源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髓 肾髓系统 理论渊源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讨论一:中医“肾髓系统”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4-7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3
字数 6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2/wst.2017.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宗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15 1391 19.0 29.0
2 王拥军 250 3067 29.0 44.0
3 张新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58 576 14.0 20.0
4 田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0 54 4.0 7.0
5 张紫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5 16 3.0 4.0
6 黄雅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6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髓
肾髓系统
理论渊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月刊
1674-3849
11-5699/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2-53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8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