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MRI)电影序列的特征追踪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探索其与急性心肌梗死透壁程度的关系,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应变演变规律.方法 入组7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均于急性心肌梗死12 h内接受急诊PCI,术后2~5 d,行心电门控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扫描采集电影序列图像,同时行钆对比剂延迟强化,得到短轴强化序列图像.其中20例3~5月后复查MRI.应用TomTec 2D CPA软件分析电影序列,得到局部心肌应变指标,(包括各节段内膜圆周、径向、纵向应变峰值),和整体心肌应变指标(包括整体圆周、径向、纵向应变值),应用Segment分析软件计算延迟强化序列各个节段心肌梗死透壁程度.结果 本研究74例STEMI患者,梗死面积为(11.81±7.28)%.分析得到537个无梗死节段,425个非透壁梗死节段,182个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峰值基底段无梗死节段(-23.90±10.92)%、非透壁梗死节段(-18.94±10.51)%、透壁梗死节段(-14.24±9.05)%,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16).圆周应变峰值中间段无梗死节段(-22.13±9.98)%、非透壁梗死节段(-17.47±8.72)%、透壁梗死节段(-12.71±8.92)%,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00).圆周应变峰值心尖段无梗死节段(-22.46±10.31)%、非透壁梗死节段(-19.51±12.49)%、透壁梗死节段(-13.81±11.13)%,两两比较发现,透壁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低于无梗死节段(P=0.000)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1),但无梗死节段与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纵向应变峰值在基底段与中间段,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及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尖段三个阶段指标分别是(-20.26±12.42)%,(-14.82±11.29)%,(-11.94±9.73)%,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取绝对值)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43).径向应变峰值在基底段无梗死节段(31.92±17.47)% 与非透壁梗死节段(22.35±18.5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透壁梗死节段(17.78±16.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非透壁梗死节段与透壁梗死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径向应变峰值在中间段无梗死节段(32.13±16.37)%、非透壁梗死节段(25.20±15.85)%、透壁梗死节段(15.20±10.48)%,两两比较发现,无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非透壁梗死节段(P=0.000),非透壁梗死节段指标显著高于透壁梗死节段(P=0.000).径向应变峰值心尖段无梗死节段(27.42±14.94)% 与非透壁梗死节段(20.51±15.4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透壁梗死节段(16.59±11.8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非透壁梗死节段与透壁梗死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PCI术后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纵向应变及径向应变达峰值均较急性心肌梗死时有升高趋势.其中非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取绝对值)及纵向应变(取绝对值)较PCI术前升高[(-16.88±9.92)%比(-19.46±11.31)%,P=0.018;(-12.02±9.46)%比(-16.67±11.29)%,P=0.000];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取绝对值)及径向应变较PCI术前升高[(-13.83±9.47)% 比(17.20±10.63)%,P=0.035;(18.36±12.85)% 比(24.55±14.8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在急性期局部心肌应变在无梗死节段、非透壁梗死节段、透壁梗死节段之间有差别.PCI术后3~5个月,非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及纵向应变较急性期时改善,而透壁梗死节段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改善.心脏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与钆对比剂延迟技术相结合,可从功能学和组织学特征两方面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综合评估.
推荐文章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99mTc-MIBI心肌显像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的关系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左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骨桥蛋白变化与左心室重构
骨桥蛋白质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心肌灌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测定左心室应变与急性心肌梗死透壁程度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特征追踪技术 心脏磁共振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应变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4-6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5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7.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韵岱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225 1266 17.0 23.0
2 周肖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31 186 7.0 11.0
3 王晶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84 623 14.0 20.0
4 程流泉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 71 692 16.0 24.0
5 董蔚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44 302 10.0 14.0
6 李梦露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 14 25 3.0 4.0
7 李俊超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4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征追踪技术
心脏磁共振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