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甘肃省1974-2013年80个观测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1974-2013年甘肃冰雹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总的分布特征是高原和高山多,河谷、盆地、沙漠戈壁少,多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05~9 d之间,有三个高发中心,主要位于高原和高山地区,说明海拔高度对甘肃冰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降雹最早始于3月,最晚结束于11月,主要发生在5-8月.近40年年冰雹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80年代是冰雹的高发期,进入21世纪以后迅速减少,全省而言每10年减少0.Sd.5-8月冰雹日数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但各月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除河西地区外,甘肃其他四个区的年冰雹日数均发生了显著减少突变.对5月甘肃降雹偏多年和偏少年的对比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强烈的对流运动,降雹偏多年首先表现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异常偏高,能够达到常年的两倍以上,其次发现环境温、湿层结在偏多年份朝着冰雹在积雨云中形成、增长及其落地前融化等一系列物理过程的有利条件方向发展,例如500 hPa有一明显的温度槽且较常年偏低2℃左右,低层水汽增多、中层减少,形成了“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配置,有适宜生长和降落的0℃层(3900~4500 m)和-20℃高度(6400~7000 m).此外,200 hPa涡旋特征的出现保证了一支强上升气流支撑空中冰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