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天然麝香的替代物被大量用于日化产品中,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和大环麝香3种.人工合成麝香的大量生产及广泛使用使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而该物质亲脂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导致其在生物体内积累并产生毒理效应,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一类新型污染物.该文综述了目前人工合成麝香的分类、环境污染现状及不同基体样品的分析检测方法,为今后合成麝香的风险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污水和污泥中的人工合成麝香分析方法
人工合成麝香
污水、污泥
固相萃取
液-液萃取
加速溶剂萃取(ASE)法
沉积物中14种典型人工合成麝香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人工合成麝香
沉积物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加速溶剂萃取
复杂基质样品
超声辅助乳化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水中的人工合成麝香
水环境
人工合成麝香
超声辅助乳化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环境中合成麝香类化合物残留现状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合成麝香
环境污染
环境样品
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方法及环境污染现状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人工合成麝香 分析方法 样品前处理 环境污染现状 综述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6-153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62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57.2017.1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栾天罡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2 639 14.0 25.0
2 刘洪涛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 9 123 4.0 9.0
3 梁少霞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 1 2 1.0 1.0
4 李梦婷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合成麝香
分析方法
样品前处理
环境污染现状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学报
月刊
1004-4957
44-1318/TH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46-10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