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研究证明化感作用需要满足如下4个方面:1)供体植物释放化感物质使得受体植物受到连续和定量的影响;2)能从供体植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化感物质,而且这些化感物质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田间,都能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邻近的伴生植物产生效应;3)供体植物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在自然条件下能以足够的浓度到达邻近受体植物;4)以足够生物活性到达受体植物的化感物质能够被吸收并能够影响受体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且这种影响必须排除受体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由于竞争、动物侵害、病菌感染以及物理环境等非化感因素产生的影响。列当是列当科(Orobanchaceae)列当属(Orobanche)的根寄生植物,是一种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的全寄生植物。全世界已发现100种列当属根寄生植物,在我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向日葵列当(O. cumana)和瓜列当(O. aegyptiace)。向日葵列当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河北、新疆、山西、内蒙古及东北三省,主要危害向日葵。瓜列当主要分布在新疆,危害瓜类、番茄、马铃薯。列当杂草的种子体积小、重量轻(3~6μg),而且每株植物可以生产大量种子。这些种子数量巨大且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存力长达15~20年以上。成熟后的列当种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完成后熟的列当种子在发芽之前需要1~2周时间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预培养,预培养后的列当种子还必须从寄主那里获得一个化学物质才能发芽,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发芽刺激物质是由寄主或非寄主植物的幼根分泌提供的。获得该物质后,列当种子的“发芽管”可在数日内长出种皮,之后在吸器诱导物质的作用下很快形成吸器,与寄主根吸附并穿入根内后与寄主根的木质部形成联结,从寄主植物那里竞争性地夺取水分、养分及生长激素。由于列当属植物是根寄生杂草,在没有长出地面之前,它已经给作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不易控制,有效的途径是尽量减少土壤中的列当种子含量。诱捕作物是指该作物的根系能够分泌列当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刺激物质,但是又不会被列当正常寄生,诱捕作物本身可以进行正常收获。由于列当属植物种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发芽后不能寄生就会死亡,这种发芽又称之为“自杀发芽”,如此可以在列当找不到寄主之前死亡,从而大大降低土壤中列当的种子库。本文介绍了作者项目组从事采用化感作用与诱捕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消除列当土壤种子库最新研究进展。
推荐文章
马铃薯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
马铃薯
瓜列当
发芽率
浸提液
生长时期
化感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概况
化感怍用
植物
研究方法
作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化感作用
作物
研究进展
应用潜力
前景展望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
化感作用方式与机制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
生态农业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诱捕作物消除列当土壤种子库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植物化感作用 诱捕作物 列当 根寄生植物 土壤种子库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系统?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5
页数 9页 分类号 S451|Q945.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608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5)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化感作用
诱捕作物
列当
根寄生植物
土壤种子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