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并显著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使用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三维地、全面地观察肿瘤微血管形态.方法 使用原位接种肿瘤组织块方法,建立裸鼠胃癌原位模型.实验样本分为正常组和肿瘤组.对得到的相位衬度图像进行增强、血管分割、三维重建,并且计算三维微血管密度参数.结果 相位衬度成像可显示胃癌组织的微血管形态.对照组微血管密度低于胃癌组的肿瘤表面区域(P<0.001),证明肿瘤微血管更加丰富.结论 相位衬度成像可以更全面地显示肿瘤微血管的生成情况,有助于对胃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力等进行评估,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和评估抗肿瘤血管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VEGF-ASODN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微血管生长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
胃癌细胞
微血管
NS-398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血管生成
NS-398
胃癌
环氧合酶2
移植瘤
艾迪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艾迪注射液
人胃癌细胞BGC-82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工程化人胃癌裸鼠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观察
胃肿瘤
组织工程
疾病模型
原位移植
裸鼠
绿色荧光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裸鼠胃癌模型的相位衬度微血管成像
来源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相位衬度成像 胃癌 微血管成像 微血管密度 同步辐射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04
字数 29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08.2017.02.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旭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69 218 8.0 11.0
5 张璐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64 304 10.0 13.0
9 彭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相位衬度成像
胃癌
微血管成像
微血管密度
同步辐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双月刊
1002-3208
11-2261/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