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取中孔硅胶负载浓硝酸脱除1 000×10-6的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模型柴油中的硫化物,考察反应温度、酸负载量、剂油质量比和吸附剂目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N2等温吸附法对硅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孔硅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合适的孔径;浓硝酸可以负载于中孔硅胶上并将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氧化为砜后吸附在硅胶上.在反应温度45 ℃、(40~60)目硅胶和硅胶与浓硝酸质量比为1∶.0.75条件下脱硫效果最好,剂油质量比为1∶.7.5时,脱硫率达93.7%,脱硫后的模型柴油硫含量达到国Ⅴ标准.
推荐文章
萃取法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酸性硫化物
糠醛
催化裂化柴油
硫化物
氧化法脱除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
氧化脱硫
双氧水-甲酸
分散剂Span-80
硫化物恶臭脱除技术的发展
环境保护
生物处理
活性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孔硅胶负载浓硝酸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
来源期刊 工业催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中孔硅胶 柴油脱硫 氧化吸附 浓硝酸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与催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4.5|TQ426.95
字数 2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7.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俊杰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 93 744 16.0 24.0
2 王鑫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 32 76 4.0 8.0
3 贾丽娜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 54 75 5.0 7.0
4 刘红蕾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 6 4 1.0 2.0
5 李现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学院 6 3 1.0 1.0
6 祁瑞芳 河北农业大学基础教学部 2 1 1.0 1.0
7 代瑞慧 河北农业大学基础教学部 2 1 1.0 1.0
8 王卿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油化学工程
中孔硅胶
柴油脱硫
氧化吸附
浓硝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催化
月刊
1008-1143
61-1233/TQ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西北化工研究院
52-20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4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