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种表征方法,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紫外光老化、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条件下的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TPU的老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中,TPU有着相同的老化机理,初期因热导致TPU样品的后熟化,使样品中残余的异氰酸酯与水解得到的伯胺反应生成脲基,并进一步反应生成缩二脲基团.延长微波老化时间至30 min后,大部分的TPU硬段分解,主产物为TPU链段组成之一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微波老化可明显加快热氧老化进程,TPU在微波下老化15 min等效于热氧老化600 h.TPU在紫外光下老化,其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氢键化的氨酯基增多,氢键含量增大,仅少量氨酯键断裂,生成烯胺,导致外观变黄.
推荐文章
发射药用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
物理化学
发射药
聚氨酯
热塑性弹性体
合成
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有机化学
热塑性聚氨酯
有机合成
弹性体
改性双基推进剂
力学性能
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定量研究
热塑性弹性体
聚氨酯
微相分离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
固体力学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固体推进剂
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老化机理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紫外光老化 微波老化 热氧老化 老化机理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37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53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604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友思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47 311 10.0 15.0
2 杨慧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4 82 6.0 8.0
3 李志辉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13 37 4.0 5.0
4 丁玲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9 54 5.0 7.0
5 郑津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6 27 3.0 5.0
6 薛惠芸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7 40 3.0 6.0
7 王相鹏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8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紫外光老化
微波老化
热氧老化
老化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