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红黏土侵蚀劣地植被恢s复的水土保持效益,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红黏土区裸地对照及植被恢复的2个自然集水区进行长期降雨径流泥沙监测,得到30年的产流产沙数据.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第6年裸地对照和恢复林地的产流差距显著,8年后恢复林地基本不再产沙.年内产流产沙集中在雨季4-6月,植被的减流和减沙效益分别超过40%和90%.在次降雨尺度上,植被能够显著降低径流泥沙曲线斜率,在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减小地表产流产沙量.2)降雨过程产流产沙与降雨强度I60变化趋势一致,呈多峰型,总体上恢复区延缓产流1h以上,产流峰值减小67% ~ 83%,中雨条件下植被延缓径流和降低产流峰值的效益最好.3)恢复林地径流中全N、全P、全K流失量分别减少54.62%、57.53%、56.46%,次降雨过程中全N和全K流失质量浓度高于全P浓度,且随径流过程波动较大.植被恢复后的红黏土集水区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显著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推荐文章
山美水库集水区植被恢复效应的SWAT模拟
植被恢复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
SWAT
山美水库
黑土区农地集水区次降雨径流与输沙特征研究
次降雨
降雨等级
径流
输沙
东北黑土区
集水区耕作对干热河谷冲沟沟头溯源侵蚀过程的影响
土壤
侵蚀
水动力
耕作
冲沟
冲刷试验
干热河谷区
川中紫色土地区不同集水区暴雨氮流失特征分析
水体污染
川中紫色土
暴雨事件
径流观测
氮流失观测
土地利用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黏土侵蚀劣地集水区30年植被恢复中的水沙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黏土区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 降雨过程 养分流失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7.5
字数 59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3/j.sswc.2017.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音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5 84 2.0 5.0
2 顾亚兰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 2 1.0 1.0
6 曹龙熹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3 1.0 1.0
7 卢慧中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 2 1.0 1.0
11 张玉刚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1)
共引文献  (19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黏土区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
降雨过程
养分流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