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选理气复胃口服液的醇沉除杂质工艺,为提升制剂质量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以理气复胃口服液水提取药液醇沉后大黄结合蒽醌转移率、醇沉后干膏收率为测定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水提浓缩药液相对密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 以大黄结合蒽醌转移率为指标,各考察因素对测定值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醇沉时间>相对密度;以干膏率为指标时,各考察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为:相对密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结论 依据试验结果,平衡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优选出的醇沉除杂工艺为:药液相对密度为1.20~1.25,乙醇浓度为75%,醇沉时间为24小时.该工艺可改善理气服胃口服液的澄明度,也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推荐文章
多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当归止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当归止痒口服液
芍药苷
阿魏酸
干浸膏得率
正交实验
正交设计法优化理气复胃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理气复胃口服液
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浸出率
正交设计法优选芪参口服液提取工艺
黄芪甲苷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正交试验法优选金莲清热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正交试验法
金莲清热口服液
提取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交实验法优选理气复胃口服液的醇沉工艺探讨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理气复胃口服液 正交试验 醇沉工艺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29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170.2017.06.03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气复胃口服液
正交试验
醇沉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