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4种服役过一定年限的裂解炉管内表面氧化膜的元素分布、组成、表面形貌及厚度,并对氧化膜的抗结焦、抗碳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正常的裂解炉旧炉管1#和2#氧化膜以Cr2O3为主,其中Cr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达50%以上,Mn含量约为10%,Fe和Ni含量之和约为15%;结焦严重的裂解炉旧炉管3#和4#氧化膜以Fe的氧化物为主,Cr含量约为15%,Mn含量小于2%,Fe和Ni含量之和达60%.1#和2#氧化膜厚度约20 μm,氧化膜致密性好;3#和4#氧化膜厚度约40 μm,氧化膜较疏松.结焦后,1#和2#氧化膜表面主要是絮状焦炭,而3#和4#氧化膜表面主要是丝状焦炭;4种氧化膜碳化后的产物均为Cr7C3以及石墨碳.氧化膜的抗结焦能力和抗碳化能力排序为r>2#>4#>3#.
推荐文章
基于CFD的强化裂解炉管设计
裂解炉管
流场结构
反应流
计算流体力学
乙烯裂解炉管抑制结焦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烯
裂解
管式炉
结焦
涂层
考虑切料过程的乙烯裂解炉炉群调度建模与优化
切料
焦化
控制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优化
乙烯裂解炉管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强化传热
乙烯裂解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解炉管内表面氧化膜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裂解炉管 氧化膜 结焦 碳化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3-11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221.2
字数 38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44.2017.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清 31 102 5.0 8.0
2 王申祥 9 17 2.0 3.0
3 郏景省 11 26 3.0 4.0
4 王红霞 12 5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解炉管
氧化膜
结焦
碳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