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寒山区河流溶解性有机碳(DOC)的输出可能有别于北极、亚北极地区,但却少有人研究.选取青藏高原黑河上游的典型高寒小流域——葫芦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域出口处河水DOC浓度的连续观测,分析了河水DOC输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流域水文过程对河水DOC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水的DOC通量与河道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从冬季至春季逐渐降低,夏季急剧增高,秋季又逐渐降低;河水DOC浓度的变化则恰好相反,冬季时最高,春季时略有下降,夏季时急剧降至最低值,秋季再次增高;河水DOC的输出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7~11月份的输出量占河水DOC年输出总量的80%.各水源和流动路径对河水贡献比例的变化是导致上述季节性差异的深层机制:在夏季,低DOC浓度的冰川融水和山区产流对径流有更高的贡献,故河水具有较低的DOC含量,但因其流量远高于其他季节,故DOC通量为全年最高;秋季至初冬,高DOC浓度的寒甸带冻土层上水对径流贡献比例逐渐增大,导致河水的DOC浓度增高;冬季时,河水全部源于秋季时储存在平原区含水层中的高DOC浓度的地下水,故河水的DOC浓度最高;春季中后期,除秋季时储存起来的地下水外,具有较高DOC浓度和极低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的寒甸带融雪水对河水也有一定贡献,故河水DOC浓度变化不大,但其DIC浓度明显降低.
推荐文章
柴河流域典型区域大气降尘量年内变化特征研究
柴河流域
降尘量
降尘可燃物量
年内变化
高寒山区融雪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高寒山区
融雪径流
气候变化
乌鲁木齐河流域径流与气候变化的年内相关性分析
乌鲁木齐河流域径流
气候
年内相关性
高寒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估测方法研究——以玛纳斯河为例
高寒山区
垂直分布
新安江模型
玛纳斯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山区典型小流域河流溶解性有机碳输出的年内变化及其成因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寒山区 河流 溶解性有机碳(DOC) 多年冻土 水分来源 青藏高原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地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43|P641.69
字数 67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7.0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5)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山区
河流
溶解性有机碳(DOC)
多年冻土
水分来源
青藏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工程
双月刊
1671-1556
42-1638/X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 安全与环境编辑部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9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