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高度远视眼的屈光演变规律.方法 该研究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999—2008年在西安市碑林区中医医院眼科初诊为高度远视的3~7岁儿童50例(100眼),按首诊年龄分为5组(3岁组10只眼 、4岁组36只眼 、5岁组24只眼 、6岁组16只眼 、7岁组14只眼),按首诊不同眼位分为3组(正位组43只眼 、内斜组41只眼 、外斜组16只眼),按是否弱视分为2组(首诊弱视组59只眼 、首诊非弱视组41只眼),每年散瞳验光一次,连续5年,观察球镜和柱镜的演变规律.结果 球镜度数在3、4、5、6、7岁年龄组间(F=2.28,P>0.05),首诊不同眼位组间(F=0.38,P>0.05),以及弱视和非弱视组间(F=0.28,P>0.05)年均降幅无显著性差异;但在4、5、6、7岁年龄组(Wald值分别为15.30、10.10、4.05、13.40,均P<0.05)和首诊不同眼位组(Wald值分别为11.10、21.60、7.41,均P<0.05),以及弱视组和非弱视组组内(Wald值分别为28.40、19.30,均P<0.05)相邻年降低幅度有显著性差异.柱镜度数在3、4、5、6、7岁年龄组间年均降幅有显著性差异(F=2.74,P<0.05),组内相邻年降幅无显著性差异(Wald值分别为0.60、0.89、0.16、0.28、0.04,均P>0.05);首诊不同眼位组,组内相邻年(Wald值分别为0.15、0.19、1.20,均P>0.05)和组间年均降幅(F=1.05,P>0.05)变化不大,首诊弱视组和非弱视组,组内相邻年(Wald值分别为0.00、0.28,均P>0.05)和组间年均降幅(F=0.28,P>0.05)无差异.结论 儿童远视眼球镜度逐年降低,4~7岁年龄组相邻年降幅较大,年龄对年均降幅影响不大.柱镜度没有逐年下降趋势,首诊不同眼位对球镜度年均降幅影响不大,非弱视组的球镜度数年均降幅高于弱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