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软弱土须经适当的人工处理才能满足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承载需要,而MgO碳化搅拌桩法是一种创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即将CO2气体通到拌有活性MgO的搅拌桩体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的复合地基.基于此,采用人工挖孔制桩法,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CO2通气压力下室内搅拌桩模型试验,碳化过程中进行桩体温度监测,碳化后对桩体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含水率测试.结果表明:搅拌桩温度在不足2 h碳化时间可达到最高,且峰值温度在初始含水率为20%时最高、在15%时次之、在30%时最低;峰值温度随CO2通气压力增加而增加.碳化搅拌桩强度随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减小,随CO2通气压力增加而增加,且强度随含水率呈指数形式递减.碳化搅拌桩模型试验将为MgO碳化技术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推荐文章
采用定-转子碳化反应器制备高活性氧化镁
定-转子反应器
菱镁矿
碳化法
高活性氧化镁
白云石碳化法生产活性氧化镁新工艺
白云石
碳化法
活性氧化镁
纳米级含镁碳酸钙
利用硫酸镁废液制备活性氧化镁工艺研究
硫酸镁废液
活性氧化镁
中和
碳化
焙烧
高活性氧化镁潮解及其活性递变规律研究
氧化镁
潮解
活性
比表面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氧化镁碳化搅拌桩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活性氧化镁 碳化 搅拌桩 模型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年,卷(期) 2017,(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4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9/CJGE2017S2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亮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1 73 5.0 8.0
3 刘松玉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87 9713 52.0 75.0
5 杜广印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65 640 14.0 23.0
7 蔡光华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4 8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性氧化镁
碳化
搅拌桩
模型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