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液态空气储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于具有储能密度高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储冷系统是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核心装置,其性能对于整体储能系统的效率及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固体颗粒堆积床储冷系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储冷系统在连续储/释冷循环过程中的运行性能和效率特性.发现完全储/释冷循环具有较低的循环效率,因此在储能系统运行时需要采用带有截止温度的部分储/释冷循环;在循环若干次后可以达到可重复循环状态,此时释冷效率接近100%,而堆积床高度、填充颗粒直径、储/释冷过程截止温度等对储冷效率尤其是有效容量比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堆积床储冷系统的有效容量比较低,为满足一定的储冷容量需求,设计时必须依据有效容量比对理论储冷容量进行放大.
推荐文章
运行工况对双效空冷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空冷
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运行工况
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氨水吸收式
压缩式制冷
复合制冷循环
性能系数
多级不可逆耦合制冷循环性能的火用分析
多级制冷循环
内不可逆性
火用分析
LNG冷能利用对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的影响分析
LNG冷能
联合循环出力
联合循环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堆积床储冷系统循环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态空气储能 堆积床储冷 效率 循环性能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相变储能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8-71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K02
字数 7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7.008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超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16 66 5.0 8.0
2 杨岑玉 13 21 3.0 3.0
3 金翼 8 20 3.0 4.0
4 王乐 7 9 2.0 3.0
5 宋洁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态空气储能
堆积床储冷
效率
循环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