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HR-MRI)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BDA)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使用3.0 T HR-MRI检查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等序列,并经DSA确诊的VBDA患者62例,根据病史将其分为无症状组18例和症状组4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HR-MRI显示,双腔征/内膜瓣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分别占27.8%(5例)和54.5%(24例),壁间血肿在两组中分别占22.2%(4例)和43.2%(19例),瘤壁强化在两组分别占33.3%(6例)和77.3%(34例),以上特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组中18.2%(8例)的患者出现复发,明显高于无症状组的5.6%(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I能够较好显示VBDA的病变特点.症状性VBDA中瘤壁强化和复发比例均较高,提示HR-MRI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瘤壁的稳定性并判断预后.
推荐文章
高分辨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高分辨磁共振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临床诊断价值
高分辨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高分辨核磁共振
椎基底动脉
夹层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高分辨核磁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策略的制定的临床意义
高分辨核磁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治疗策略的制定
临床意义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基底动脉
动脉瘤,夹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瘤壁稳定性 复发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17.07.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316 2246 21.0 30.0
2 张鸿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162 807 14.0 20.0
3 李桂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59 291 8.0 14.0
4 李静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21 86 5.0 8.0
5 卞立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瘤壁稳定性
复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