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义敦岛弧是位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和羌塘地体之间的三叠纪火山岛弧.稻城岩体和海子山岩体分别为义敦岛弧上出露的晚三叠世和白垩纪花岗质岩体.结合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对上述岩体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岩体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中长石—更长石),钾长石(正长石)、石英和黑云母(铁叶云母—铁质黑云母),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和磷灰石等;黑云母的成分表明两个岩体的源区均为壳幔混源.稻城岩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过铝质特征的花岗岩,海子山岩体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同样具过铝质特征.根据锆元素饱和浓度温度计和稀土元素饱和浓度温度计对两个岩体进行了温度限定,稻城岩体岩浆形成的平均上限温度为783℃,海子山岩体岩浆形成时的平均上限温度为844℃.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笔者等认为稻城岩体为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可能为与扬子克拉通有关的晚古元古代至早中元古代的下地壳物质,在甘孜—理塘洋向西俯冲和闭合之后的弧—陆同碰撞背景下,因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而发生部分熔融,同时伴有少量的亏损地幔成分加入,因密度上升至中上—上地壳深度侵位,并且侵位后经历了快速的冷却过程,在侏罗纪之初冷却至300℃以下;海子山岩体为与俯冲有关的造山后伸展环境下形成的白垩纪A2型花岗岩,岩浆来源同样为地壳物质伴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而成,且在地壳中侵位深度较浅,之后经历快速的冷却过程.
推荐文章
岩浆混合作用的识别:以义敦岛弧稻城岩体为例
岩浆混合
岩石成因
岩石地球化学
稻城岩体
义敦岛弧
丹池成矿带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丹池成矿带
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元素丰度值
地球化学特征
中生代花岗岩类
大兴安岭
发育完整的灰岩风化壳及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
风化壳
矿物学
地球化学
残积土
吉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义敦岛弧中生代典型花岗岩体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来源探讨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义敦岛弧 花岗岩体 矿物学 地球化学 温度条件 地质意义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1000
页数 20页 分类号
字数 153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7.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楠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2 27 3.0 5.0
3 吴才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6 1762 20.0 41.0
4 秦海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8 13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4)
共引文献  (1343)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2(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7(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3(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4(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6(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义敦岛弧
花岗岩体
矿物学
地球化学
温度条件
地质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