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水合肼为还原剂、硝酸银溶液为银源,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衍射(XRD)、马尔文粒径分析仪等测试设备对样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纳米银粒径较小,分布较为均匀;硝酸银浓度、PVP用量、水合肼用量等对纳米银的粒径与形貌影响较大.当硝酸银浓度为150 mg/L,PVP用量为0.2 g,水合肼用量为0.1 g时,所得到纳米银的粒径最小.
推荐文章
基于β-环糊精单分散银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
银纳米粒子
β-环糊精
单分散性
绿色合成
乙醇还原制备银纳米粒子
银纳米粒子
乙醇
还原
聚乙烯吡咯烷酮
单分散氧气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空间分散剂
纳米氧化锌
聚酰胺酸包覆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银纳米粒子
聚酰胺酸
不对称双峰
质量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分散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纳米银 还原法 纳米材料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0-4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83
字数 3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7.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春法 湖北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6 31 3.0 4.0
2 王建宇 黄冈师范学院交通学院 6 6 1.0 2.0
3 邢世雄 黄冈师范学院交通学院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乙烯吡咯烷酮
纳米银
还原法
纳米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3-0972
41-1107/N
大16开
河南省信阳市
36-1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6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