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MMSCs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8周后,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白介素-1(IL-1)、IL-2、IL-4、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p<0.05),而IL-4和IL-10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BMMSCs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而IL-4和IL-10上调(p<0.05).进而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对照组脊髓组织的结构正常,神经细胞形态完好;模型组脊髓组织内出现大量炎性细胞;BMMSCs组脊髓组织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由上述结果可知,BMMSCs对EAE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减少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对脊髓的损伤有关.
推荐文章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及病理特征
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实验性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多发性硬化
豚鼠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研究进展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动物模型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血脑屏障破坏的磁共振研究
脑脊髓炎
变应性
血脑屏障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因子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2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604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春锋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 2 1 1.0 1.0
2 戴庆辰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 2 1 1.0 1.0
3 乐立盛 2 1 1.0 1.0
4 邵林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