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5 mg唑来膦酸静滴治疗骨质疏松症24小时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我科就诊、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7例,年龄57~83岁,平均年龄70.12±7.53岁,男4例,女13例,其中4例曾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所有患者均予以5 mg唑来膦酸静滴治疗,骨化三醇及钙片600 mg口服,收集患者静滴唑来膦酸前及静滴后24小时后肝肾功能、血常规、CRP、ESR等生化指标、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滴5 mg唑来膦酸前及静滴后24小时体温、钙、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其中静滴5 mg唑来膦酸后24小时的体温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静滴前升高,钙、磷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较静滴前稍有下降;CRP、肌酐有统计学差异,其中CRP较静滴前升高,肌酐较静滴前降低.白细胞总数在静滴前后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出现发热11例,占64.71%,其中最高温度39.3℃;心慌伴厌食1例,占5.89%;乏力、肌痛等流感症状2例,占11.76%;2~3天电话随访均恢复正常,未再出现临床症状.结论 5 mg唑来膦酸静滴治疗骨质疏松症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影响,且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可以在门诊推荐使用,提高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mg唑来膦酸静滴治疗骨质疏松症24h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不良反应 安全性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2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72.2017.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宏 21 7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不良反应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双月刊
1672-5972
42-1715/R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书城路28号北港工业园
38-1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9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