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锂硫电池因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1)而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二次电池.但硫基正极面临着硫导电性差、利用率低、正极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将廉价易得的农业废弃物玉米苞叶制备为多孔碳材料后,与升华硫复合获得硫/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和BET对该硫/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发现,玉米苞叶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具有类石墨烯片层结构,且表面具有大量的介孔结构,硫元素均匀分布在多孔碳材料中.采用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对该复合材料正极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这是由于类石墨烯片层结构的多孔碳材料提高了硫正极的导电性,且其极大的比表面积大幅增加了电化学反应位点,提高了硫的利用率.
推荐文章
锂硫电池石墨烯/纳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锂硫电池
石墨烯
纳米硫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锂硫电池硫基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多孔介质
电化学
稳定性
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锂硫电池
硫正极
复合材料
电化学
聚合物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活性炭
酚醛树脂
共混
水蒸气活化
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硫电池用玉米苞叶基活性炭/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活化 制备 生物质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锂硫电池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6-4382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6|TB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703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蓉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47 321 11.0 14.0
2 燕映霖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36 3.0 5.0
3 李巧乐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7 2.0 2.0
4 陈利萍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13 3.0 3.0
5 史忙忙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 1.0 2.0
6 魏一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4 1.0 2.0
7 秦海超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化
制备
生物质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锂硫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