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京长安街西侧,中南海之南。有一座山字形建筑,它的钟声自1958年以来持续不断地响了近60年,早已成为北京人心中的十大建筑之一,这就是北京电报大楼。“这里戒备森严,由中央军委派兵驻守。”在电报大楼门口,工作人员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这座大楼最风光的时期,有近千名报务员在收发报室摩肩接踵地传报。而今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电报业务在日渐萎缩,电报大楼也无法幸免。昔日门庭若市的盛景已不复存存,只有零星的工作人员坚守阵地。
推荐文章
雾的形成记录与编发报
形成
记录
发报
避免自动站故障延误发报的处理方法
自动站
故障
发报
方法
解读何武
何武
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报员白何廷守望“消逝的电波”
来源期刊 环球人物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电报业务 电波 工作人员 八十年代 通讯技术 长安街 北京 中南海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F626.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新叶 5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报业务
电波
工作人员
八十年代
通讯技术
长安街
北京
中南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人物
半月刊
1673-6176
11-5490/C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82-66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5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