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微囊藻水华给湖泊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本研究旨在探寻高效环保的微生物抑藻材料.[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短短芽孢杆菌B15不同发酵时间及添加量下无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藻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的藻细胞形态,并通过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处理前、后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变化.另外,检测了发酵上清液在不同温度、pH值和蛋白酶处理下的活性变化.[结果]0.3%、0.7%、1.0%和2.0%添加量的发酵液处理6d后抑藻率分别为51.89%、79.89%、89.47%和86.94%.发酵液发酵48和72 h抑藻活性无明显差异,但略优于发酵24 h.发酵上清液处理6d后,藻细胞Fv/Fm、ETRmax值均显著下降,表明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许多细胞停留在分裂末期,呈2细胞或4细胞状态.1.0%发酵上清液处理6d后藻液中2细胞和4细胞所占比例分别达到62.23%和14.95%,表明藻细胞分裂增殖严重受阻.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经处理后藻细胞严重受损,出现质壁分离、类囊体结构及细胞膜断裂的现象.发酵上清液超滤结果显示抑藻活性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x 103.将抑藻物质在4、25和37℃处理6h后,抑藻活性和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活性物质在低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另外,在pH值2~ 12的范围内,抑藻物质都保持很好的活性.抑藻物质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均不敏感.[结论]短短芽孢杆菌B15通过分泌小分子化合物高效而持久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繁殖,降低其光合作用效率,并阻遏细胞的分裂.
推荐文章
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
赖氨酸
铜绿微囊藻
ATP酶
光合作用
机理
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
光合细菌
铜绿微囊藻
抑制效应
铜绿微囊藻对WSSV潜伏感染对虾的致死效应
凡纳滨对虾
铜绿微囊藻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累计死亡率
致死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短短芽孢杆菌发酵液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 铜绿微囊藻 抑藻剂 抑藻效应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6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Q89
字数 53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5/jnau.2016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炜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7 261 9.0 14.0
2 卢亚萍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 127 7.0 11.0
3 汪瑾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3 126 6.0 11.0
4 张小倩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14 3.0 3.0
5 高胜玲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4)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短短芽孢杆菌
铜绿微囊藻
抑藻剂
抑藻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