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肛窦炎湿热下注证应用加味苦参汤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14例肛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57例.观察组采用加味苦参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坠胀、肛门疼痛、肛周潮湿及肛门水肿缓解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随访4个月、6个月时复发率分别为1.8%、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的12.3%、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及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苦参汤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湿热下注证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推荐文章
加味苦参汤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效果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加味苦参汤
炎性因子
自拟苦参地榆槐角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肛窦炎60例
慢性肛窦炎
苦参地榆槐角汤
西药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 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临床观察
口臭
黄连温胆汤
脾胃湿热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味苦参汤治疗肛窦炎湿热下注证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肛窦炎 湿热下注型 加味苦参汤 中医药治疗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华佗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7-11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7.07.3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笑吟 8 36 4.0 5.0
2 孙婉瑾 12 46 4.0 6.0
3 金实 3 20 3.0 3.0
4 谭静玲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0)
共引文献  (24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肛窦炎
湿热下注型
加味苦参汤
中医药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