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属杂种主要是利用不同种属染色体间的重组或结构重排,产生集合多种和属优良基因的个体,通过筛选、鉴定和选育,最终得到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性状为主,综合多个有益基因、抗性的种质资源或直接育成新品种.为了探讨多属杂交的细胞遗传规律和选育大穗,籽粒饱满和抗病等优良农艺性状的小麦-偃麦草-黑麦多属杂种新材料.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对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麦草8号(AABBDDEE,2n=56)与六倍体小黑麦(triticale(×Triticosecale))哈师209(AABBRR,2n=42)杂交F6代部分株系进行分析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F6株系形态特点差异明显,可分为小黑麦类型、普通小麦类型和中间类型.5个小黑麦类型株系,抗倒伏,大穗多粒,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具有单价体,有4个株系千粒重超过40 g;3个株系14-4、3-29-3和h-29为带有R、E组染色体组遗传成份的六倍体小黑麦;其中,株系14-4籽粒饱满,千粒重达到47.6 g,明显优于亲本哈师209.8个普通小麦类型株系,熟期正常,根尖染色体数为42,有5个株系带有R组染色体成分.其中株系14-22带有R组小片段易位;株系w-16带有E组染色体易位和代换.7个中间型株系全部带有R组染色体组遗传成分,植株高大,可达94~120 cm;分蘖多,可达到15个;多花多粒,小穗数可达16~36;其中,株系h-7主穗粒数达122个,包壳,不易脱粒;株系11-26带有R组小片段易位;株系11-21-2除具有R组染色体成分外,带有E组染色体,但染色体数为52,尚不稳定.本研究得到的小黑麦类型株系14-4、3-29-3和h-29为小麦-偃麦草-黑麦三属杂种新种质,可为小黑麦品种选育和创制小麦多属杂交新种质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
推荐文章
小麦-黑麦-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及赤霉病抗性鉴定
三属杂种
长穗偃麦草
小黑麦
基因组原位杂交
赤霉病
抗病小黑麦异染色体系的创制与鉴定
小黑麦
农艺性状
抗病性
染色体原位杂交
小黑麦啤酒糖化工艺的探讨
小黑麦
糖化工艺
麦芽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偃麦与小黑麦杂交后代三属杂种新材料的鉴定
来源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多属杂交 偃麦草 黑麦 分子标记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7-55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17.04.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多属杂交
偃麦草
黑麦
分子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4-7968
11-334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2-36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3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