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从大包穴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它的病变,实证为全身皆痛,虚证为周身骨节都松弛无力.足太阴脾之络,名曰公孙,即从公孙穴处,由足太阴经脉分出.在第一跖趾关节,后一寸(公孙)处分出后,走向足阳明经脉;另一支则沿同名经脉浅层上行直络于肠胃.十五络脉既有脾之大络,又有足太阴脾之络,本文通过分析脾之大络与脾之络的关系,分析其临床运用,为临床诊断治疗脾胃疾病及全身痛症提供思路.
推荐文章
李庆海从络、脾、肾治疗心悸
心悸
心悸治络
心悸醒脾
心悸治肾
李庆海
名医经验
从肺、脾、肝分期论治小儿腺样体肥大
小儿
腺样体肥大
分期论治
从络论治口疮
口疮
中医治疗
从络论治
从毒瘀肾络论治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
毒瘀肾络
络病
补脾益肾
解毒泄浊
气血双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脾之大络与脾之络的关系浅析其临床运用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之大络 脾之络 临床运用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4|R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93/j.cnki.51-1501/r.2017.04.0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46 256 9.0 15.0
2 钟伶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4 1 1.0 1.0
3 冯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6 14 2.0 3.0
4 张玥玥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8 6 1.0 2.0
5 杨娇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9 36 4.0 5.0
6 彭家玺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6 13 2.0 3.0
7 朱琳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之大络
脾之络
临床运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