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古今名医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为眩晕病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选取《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中记载各个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方剂,采用频次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选取33位古今医家的经验处方108首,涉及中药198种,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茯苓、半夏、菊花、陈皮、甘草、牡蛎、白芍、天麻、石决明、当归;关联规则分析出常用药物组合20个;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群5个.结论:古今名医治疗眩晕病以痰浊上蒙、风阳上扰证最为常见,化痰降浊、息风潜阳是其核心治法.
推荐文章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用药规律研究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中风
用药规律
聚类分析
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临证经验总结
眩晕
浦家祚
阴虚阳亢
痰瘀阻络
眩晕证防治方药古今对比研究
眩晕
防治方药
古代
现代
高频药物
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用药规律研究
高血压
眩晕
中药复方
规律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治疗眩晕病 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眩晕 治疗用药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频次分析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5.3
字数 3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仕超 48 324 12.0 15.0
2 董建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 12 2.0 3.0
3 庞树朝 8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4)
共引文献  (3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晕
治疗用药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频次分析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