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该方首创"甘温除大热"的思想,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李东垣曰:"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皆脾胃之气不足;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1]。该方为黄芪一钱,炙甘草五分,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身、白术各三分。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当归、人参补气养血;陈皮理气
推荐文章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
医案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
呃逆
梅核气
嗜睡症
荨麻疹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
临床新用
带下病
病毒性感冒
尿道综合征水
肿习
惯性便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古方今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国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31 7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31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