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121例ICD患者和95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ICD组、对照组患者血清UA和血浆DD、FIB水平.对于ICD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又分为无斑块组(57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32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32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ICD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ICD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有明显升高(均P<0.05);另外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要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与UA、DD、FIB水平无相关性(r=0.149、0.056、0.06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一个危险因素(OR=2.318,95%CI 0.007~0.721).结论 血清RBP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与IC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彩色超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
粥样硬化
相关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
颅外段
彩色血管超声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胱抑素C、MMP-9及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清胱抑素C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RB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视黄醇结合蛋白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39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亮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 49 4.0 4.0
2 胡玲玲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1 114 6.0 10.0
3 徐东升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 23 3.0 4.0
4 王引明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36 3.0 3.0
5 殷晓菁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视黄醇结合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