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技术具有无刀具磨损、无热效应、无机械损伤、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而且适用于柔性、脆性及超硬材料,具备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加工能力,因而在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制造技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微机电系统(MEMS)、微全分析系统(μ-TAS)、现代精密光学系统等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功能性结构/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传统电化学只适用于金属材料,为了应对微纳制造的时代要求,拓展电化学加工的材料普适性,1992年田昭武院士提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CELT).一般的,约束刻蚀包括3个步骤:(1)通过电化学、光化学或光电化学的方法在模板电极表面生成刻蚀剂;(2)通过后续的均相化学反应或自由基衰变反应将刻蚀剂约束在微/纳米厚度的液层内;(3)将模板电极逼近加工基底,当约束刻蚀剂层接触被加工基底时,通过刻蚀反应实现微纳加工.最近,联合课题组通过仪器、原理和方法3个方面的努力,引入外部物理场调制技术,实现一维铣削、二维抛光、三维微/纳结构加工,大幅提升了CELT的技术水平.
推荐文章
基于生物电化学原理的生物制氢研究进展
生物电化学系统
微生物电解电池
生物制氢
电化学磨削加工中心的研究
电解加工
电化学磨削
加工中心
数控系统
车用燃料电化学脱硫研究进展
车用燃料
电化学
氧化
还原
脱硫
无机电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电化学
合成
无机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约束刻蚀原理的电化学微纳加工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学科
关键词 电化学微纳加工 电化学加工 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外场调制 电极过程动力学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4-60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032016-002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永达 34 237 9.0 13.0
2 曹永智 9 35 3.0 5.0
3 赵学森 11 49 4.0 6.0
4 胡振江 10 36 4.0 5.0
5 韩联欢 1 0 0.0 0.0
6 何权烽 1 0 0.0 0.0
7 田昭武 1 0 0.0 0.0
8 詹东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微纳加工
电化学加工
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外场调制
电极过程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