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纳米微针联合自体血清穴位注射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纳米微针联合自体血清穴位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武汉五洲整形美容医院就诊并确诊的其中50个患者案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纳米微针和(伊肤泉)舒缓修护套组联合自体血清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液穴位注射.纳米微针15天1次,6次为1个疗程,自体血清穴位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VISIA皮肤检测仪红色区淡出率和皮损主要症状(瘙痒、灼热)和体征(红斑、丘疹、肿胀)改善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纳米微针联合自体血清学穴位注射疗法,针对个体体质对证取穴,配合自体血清的活性成分提高人体免疫力,联合纳米微针的药物渗透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并消除敏感性皮肤带来的不适感,特别是敏感性皮肤的炎症急性期的治疗,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微针联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微针疗法
自血疗法
面部敏感性皮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微针联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微针疗法
自血疗法
面部敏感性皮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耳尖及面部点刺放血结合微针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研究
微针疗法
点刺放血疗法
面部敏感性皮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微针联合自体血清穴位注射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美容 学科
关键词 纳米微针 自体血清 穴位注射 面部敏感性皮肤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微针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富秋涛 2 19 2.0 2.0
2 黄媛媛 3 29 3.0 3.0
3 黄克威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微针
自体血清
穴位注射
面部敏感性皮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美容
月刊
2095-0721
11-6007/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甲11号维特写字楼603室
82-366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