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左胸微创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的技术特点、临床效果以及近远期疗效,探讨MICSCABG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行MICS CABG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2.7 (47.0~73.0)岁,冠状动脉3支病变8例,2支病变3例.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单肺通气.患者15°至30°右侧卧位.左前外第4肋间小切口(5~7 cm),切口的内2/3位于腋前线.切口窗内直视下于第3肋间开始获取LIMA,上至锁骨下静脉,下至超过第5肋间.通过剑下、第6肋2个辅助切口(各1 cm)安置Starfish和Octopus系统固定心尖、显露主动脉及靶血管,直视完成近端、远端吻合.吻合顺序:后降支-钝缘支(和/或对角支)-前降支.第6肋间留置胸腔引流管、剑下切口留置心包引流管.结果 手术时间4.1 (3.2~5.8)h,其中体外循环辅助5例,辅助时间21.0(17.0~ 38.0) min.吻合口数目2.8(2.0~3.0)个,左乳内动脉(LIMA)获取11例,使用率100.0%.平均引流量425.0 (180.0~750.0) ml,呼吸机辅助时间7.8(4.3~11.2)h,住ICU时间15.9 (11.0~ 38.0)h,住院时间7.7(5.0~14.0)d.全组无手术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无手术中转正中开胸,无再次开胸、无出血并发症.平均随访19.4 (12.0~ 36.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无再次入院及再次介入或外科手术.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CT检查,LIMA全部通畅,动脉桥通畅率100.0%;静脉桥吻合口闭塞4个,静脉桥通畅率80.0%.结论 MICS CABG具有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与机器人手术相比,手术费用低,与常规手术相同.MICS CABG手术在国内外均为新开展的手术,一定要在严格的医生培训、病例选择的基础上,慎重开展,遵循学习曲线规律.MICS CABG手术近中期效果良好,而远期效果的评价,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桥血管通畅率、再血管化率等,并逐渐积累循证医学相关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