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泾惠渠灌区中畦田规格参差不齐,灌区由于畦田过长而造成的灌溉水量浪费屡见不鲜,不仅没有形成高产而且极大的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大田与小区试验相结合,以当地农民习惯的灌溉方式为对照,设置3个灌溉畦长处理(80、120、240 m),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改水为80%.研究了灌溉畦长对夏玉米在生育期内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水分分布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等问题,选择出兼顾节水高产可行的最优畦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期灌水后,80和120 m处理畦长内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较为均匀无显著差异,240 m处理畦长畦首、畦中和畦尾的土壤相对含水率产生显著性差异;80和120 m处理夏玉米在畦首、畦中和畦尾灌水均匀度较为平均且无显著差异,240 m畦长处理差异较为显著,且80 m畦长处理产量分布最为平均、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为1.021 839 万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5.12 kg/(hm+2·mm).综合夏玉米产量及其分布、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泾惠渠灌区80 m的灌溉畦长是兼顾节水高产的最适宜畦长,该结论以期为泾惠渠灌区大田作物高产节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泾惠渠灌区农用水源演变趋势
降水
径流
地下水
趋势分析
泾惠渠灌区
泾惠渠灌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需水量及灌水模式研究
冬小麦
夏玉米
需水量
产量
灌溉定额
泾惠渠灌区降水径流奇异谱分析
泾惠渠灌区
奇异谱分析
降水
径流
时间序列震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泾惠渠灌区畦长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影响
来源期刊 节水灌溉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夏玉米 灌溉畦长 土壤含水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274.1
字数 54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玉米
灌溉畦长
土壤含水率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节水灌溉
月刊
1007-4929
42-1420/TV
大16开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38-1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3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