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了解生态恢复对侵蚀红壤恢复的马尾松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及氮磷养分转移的影响,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典型侵蚀红壤区选取恢复13、30、33a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未治理侵蚀地(CK1)和次生林(CK2)分别作为恢复前和恢复后的对照,通过测定马尾松叶片的碳、氮、磷含量,计算其计量比,内稳性指数和氮磷转移率,分析了侵蚀红壤生长的马尾松养分限制与养分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侵蚀红壤恢复过程中,马尾松1年龄叶片C、N、P含量及1年龄叶片C∶N、C∶P、N∶P变化较小,这与马尾松较高的内稳性有关(N和P内稳性指数分别为7.57和3.89).所有实验地马尾松1年龄叶片N∶P处于11.0-13.4之间,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受N、P共同限制,其中马尾松叶片N转移率显著低于P转移率,这与生态恢复过程中马尾松养分利用效率、生长需求以及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有关.1年龄叶片C∶N、C∶P分别与马尾松N、P转移率成负相关关系,当马尾松叶片C∶N、C∶P较低时,表明N、P利用效率较低,叶片衰老时更多的N和P被转移利用;反之,则N、P利用效率较高,转移率低.同时,C∶N、C∶P分别与树高、胸径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马尾松生长对N、P的需求同样会影响化学计量比的变化,从而影响养分转移.虽然侵蚀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N、P含量增加,但仍较贫瘠,不足以满足马尾松的生长,马尾松养分转移率较高,因此,为了提高侵蚀地恢复的马尾松林的生产力,建议下一步恢复措施中适当施加N肥和P肥.该研究将侵蚀红壤不同生态恢复年限的马尾松叶片C、N、P化学计量及养分转移结合,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揭示生态恢复过程马尾松林的养分循环,对指导侵蚀红壤恢复和提高马尾松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模拟酸雨对马尾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森林生态学
酸雨胁迫
马尾松
叶绿素荧光特性
季节
间歇供磷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马尾松
间歇磷
生化响应
生理响应
贵州高原山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性
林龄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
不同恢复年限侵蚀红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侵蚀红壤
生态恢复
马尾松林
化学计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恢复对马尾松叶片化学计量及氮磷转移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侵蚀红壤 马尾松 养分转移 恢复年限 化学计量 内稳态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退化地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1018210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9)
共引文献  (455)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4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侵蚀红壤
马尾松
养分转移
恢复年限
化学计量
内稳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