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常出现某些失效现象,包括容量衰减、内阻增大、倍率性能降低、产气、漏液、短路、变形、热失控、析锂等,严重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这些失效现象是由电池内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物理机制相互作用引起的.对失效现象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和技术改进有着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是以电池的失效现象为起点,针对该现象选择适当的测试分析手段,设计合理、有效的失效分析流程,挖掘电池在材料制备和制造工艺层面上的失效主要原因,并能提供相关可靠有效的优化建议.本文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失效现象及其失效机理、失效分析常见的测试分析方法、失效分析流程的设计,并列举了容量衰减、热失控和产气等方面相关分析案例进行说明.
推荐文章
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热失效的分析
三元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21700型电池
热失效
安全测试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
锂离子
电池
材料
中国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产业
质量问题
产业问题
2008年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
市场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概述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失效分析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文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8-1025
页数 18页 分类号 TK911
字数 129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7.0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2 955 15.0 30.0
2 王其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57 4.0 4.0
3 禹习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 63 5.0 5.0
4 王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41 2.0 6.0
5 郑杰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1 149 6.0 11.0
6 张杰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5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5)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6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5(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1(7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8)
2012(6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3(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4(4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5(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31)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7(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6)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3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失效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