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整理古代有关目痛的针灸文献,分析其取穴及配伍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支持.方法 检索21部与针灸治疗眼病有关的古医籍,摘录涉及目痛的穴位主治条文、单穴治疗目痛条文及穴位配伍治疗目痛条文,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Office Excel电子表格中,按病名、腧穴所在经络、所属部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然后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结果 目痛的针灸治疗涉及13条经脉,应用频次最多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其次是足少阳胆经,然后依次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督脉、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目痛的针灸治疗涉及穴位64个,使用总频次197次,应用频次5次以上的穴位依次为上星、攒竹、合谷、玉枕、阳白、四白、头维、照海、阳溪、三间、下廉、头窍阴.结论 目痛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为主,且以眼周、头面和四肢取穴为主.
推荐文章
针灸治疗胃脘痛取穴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
针灸疗法
胃脘痛
取穴
文献研究
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取穴规律初探
针灸
眼底病
取穴
中医眼科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取穴规律探究
颈椎病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
取穴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灸治疗目痛取穴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目痛 针灸 取穴 古医籍 规律 文献研究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17.05.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35 182 7.0 12.0
2 马银虎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目痛
针灸
取穴
古医籍
规律
文献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