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潮热作为一种特殊的发热类型,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次出现.主要见于阳明病大、小承气汤证.故普遍认为,张仲景所述潮热症状,可作为阳明腑实证的典型特征,可代表阳明腑实证.但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条文发现,潮热症状也可见于小柴胡汤证、大陷胸汤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因此,若临证一见潮热,便草率断定为阳明腑实证,滥用攻下燥结之法,极易偾事.同时,也提醒我们,临证要全局把握,综合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推荐文章
论"和"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核心
传统文化
张仲景
学术思想
核心
张仲景经方的本质就是扶阳
经方
扶阳
趋病性
祛病性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探讨
高热症
发病原因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院的临床应用
张仲景
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张仲景辨识潮热症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张仲景 潮热 症状 辨识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12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章林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张仲景
潮热
症状
辨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