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分阶段护理模式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I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女性10例,男性20例;年龄19~57岁,平均42.16±4.27岁;ASIA分级B级9例、C级10例、D级11例,脊髓损伤发生于颈段5例,胸段10例,腰段15例.观察组中女性8例,男性22例,年龄21~55岁,平均45.23±6.72岁;A-SIA分级B级10例、C级8例、D级12例,脊髓损伤发生于颈段6例,胸段9例,腰段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脊髓损伤节段及ASIA分级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予个体化分阶段护理,包括对个性化分阶段的心理康复、功能锻炼与呼吸道、肠道、泌尿系管理,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及治疗后(90d时)依次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效果评定表(ISNCSCI-2013)、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SDS评分)、运动和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DS评分治疗前61.51±2.3分,治疗后40.11±2.1分;对照组治疗前62.22±2.9分,治疗后50.50±3.1分.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47.8±10.2分,治疗后68.4±13.2分;对照组治疗前47.4±11.3分,治疗后60.1±13.5分.观察组感觉功能评分治疗前87.2±14.5分,治疗后102.5±19.3分;对照组治疗前88.3±14.7分,治疗后94.1±18.3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55.4±8.7分,治疗后78.1±9.5分;对照组治疗前55.2±9.2分,治疗后69.6±11.4分.观察组在心理健康状态、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6.67%)、泌尿系感染(3.33%)、便秘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3%、16.67%及23.33%)(P<0.05).结论:个体化分阶段护理模式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功能康复及其减少并发症具有优势,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