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结合解剖学研究的徒手颈椎弓根置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4月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0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60例,女45例;年龄20~76岁,平均(51.7±14.5)岁.颈椎创伤伴颈脊髓损伤61例,颈椎退变性疾病19例(后纵韧带骨化症12例、多节段颈椎病7例),颈椎肿瘤16例(神经鞘瘤9例、脊膜瘤4例、椎体转移肿瘤3例),颈椎畸形6例(后凸畸形3例、先天畸形3例)及椎间隙感染3例.患者术前行X线、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确定螺钉的位置.根据Lee等的方法评价置钉的准确性,0级和Ⅰ级代表螺钉位置良好,Ⅱ级和Ⅲ级提示螺钉为误置.对Ⅱ、Ⅲ级者观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创伤患者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定脊髓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非创伤性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置入510枚螺钉.由于6例患者(13枚螺钉)无术后CT无法进行测量,最终99例患者记入统计,共置入497枚螺钉(上颈椎201枚、下颈椎296枚).椎弓根螺钉位置:0级486枚、Ⅰ级8枚、Ⅱ级3枚,Ⅲ级0枚.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侧壁(Ⅰ级+Ⅱ级),其中3枚螺钉为误置(均为Ⅱ级),穿破椎弓根内侧壁2枚,穿破外侧壁1枚,无穿破椎弓根上壁及下壁者.置钉的准确率为97.79%(0级),总误置率为0.60%(Ⅱ级+Ⅲ级,3/49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20.6±5.2)个月.植骨愈合情况良好,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亦未见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创伤患者随访期间症状较术前有明显好转;非创伤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此种徒手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置钉安全且可靠,工具简单且适应证广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