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钠雾火试验在一个体积为2.4 m3的封闭容器内进行,用于分析雾状钠火的热动力学后果.250℃的液态钠在电磁泵的驱动下经过直径为2.4 m m的喷头呈液滴喷出形成雾状钠火,喷头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1.35m,钠喷射流量约14.85g/s,喷射持续78s,试验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在78s时达到最高压力41 kPa,113 s时达到最高温度190℃.将试验数据和利用基于雾状钠火计算程序(NACOM)编制的计算程序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将钠喷射的流量修正为3.83 g/s、容器壁的总传热系数修正为9.6 W/(m2·K)时,钠喷射期间,计算压力大于试验压力,钠喷射结束后,计算的压力变化曲线和试验所得的压力变化曲线吻合较好;而计算所得的温度曲线和试验测得的温度曲线有较大差异,理论上容器内的温度在第78 s时达到最大值303℃,分析认为是因为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存在滞后现象.
推荐文章
钠冷快堆混合钠火程序开发
钠冷快堆
混合钠火
程序开发
COMSFIRE程序
钠冷快堆钠雾火事故三维数值模拟
钠冷快堆
钠雾火
三维数值模拟
钠冷快堆中喷雾钠火的计算分析
钠冷快堆
喷雾钠火
SSPRAY程序
雾状钠火钠滴燃烧比率的模拟及应用
快堆
雾状钠火
钠滴
安全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钠雾火试验结果及与雾火程序计算的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快堆 钠雾火 燃烧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2-4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4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7.51.03.04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文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5 4 1.0 2.0
2 杜海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16 35 4.0 5.0
3 王国芝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6 8 1.0 2.0
4 王荣东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11 22 2.0 4.0
5 朴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堆
钠雾火
燃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