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使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插入扭带后的DSG吸热管的汽水动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该数值模型充分考虑了DSG吸热管表面上非均匀热流密度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当吸热管内两相区插入扭带后,管内的汽水两相分布情况、壁面温度以及壁面温度梯度等.研究结果表明:y=4扭带扰乱了吸热管内的分层流型,这使得吸热管内蒸汽分布更为均匀;插入y=4扭带使得DSG吸热管管壁周向温度与温度梯度相对减小,吸热管周向壁面的最大温差减少33.3%;插入y=4扭带使得吸热管周向角度θ=120°处的壁面径向温差减少35.9%,径向最大温度梯度减少74.1%,壁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推荐文章
高黏介质中内插扭带对换热管换热性能影响
传热
内插扭带
高黏度
层流
数值模拟
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
RNG k-ε模型
数值模拟
流动和传热特性
综合传热性能
自转螺旋扭带管内三维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自转螺旋扭带管
RNGk-ε模型
数值模拟
强化传热
半壁受热管内插扭带的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光管
扭带管
半壁面加热
截气率
壁面温度
传热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SG吸热管内插入扭带的汽水动力学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可再生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插入扭带 汽水两相分布 壁面温度 壁面温度梯度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3-8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172
字数 43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149 1459 18.0 29.0
3 陶汉中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44 309 11.0 15.0
6 蒋川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7 20 2.0 4.0
7 嵇道峰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插入扭带
汽水两相分布
壁面温度
壁面温度梯度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再生能源
月刊
1671-5292
21-1469/TK
大16开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8-6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1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