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水土保持       
摘要:
采用江淮分水岭及周边地区1960-2010年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数据,运用涝灾阈值法和SPI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法,确定了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分析了不同等级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1989-2010年区域农作物受灾情况,进一步探究了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关系.采用1960-2010年降水量数据计算得到了江淮分水岭地区5级涝灾致灾气候阈值,通过SPI指数确定了旱灾致灾气候阈值.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典型旱、涝灾年份旱、涝灾空间分布情况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两种旱涝阈值方法都适用于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灾害分析.进一步通过构建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旱灾致灾气候阈值与实际旱灾受灾面积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而涝灾致灾气候阈值与涝灾受灾面积之间相关性相对较小.
推荐文章
江淮分水岭地区造林技术
造林:江淮分水岭
特征
江淮分水岭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江淮分水岭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
干旱
洪涝
致灾气候阈值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江淮分水岭地区旱灾风险评估
旱灾
风险评估
主成分分析
江淮分水岭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 学科
关键词 洪涝 干旱 致灾气候阈值 SPI 农作物受灾面积 江淮分水岭地区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941.2017.1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丽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22 62 4.0 7.0
2 吴芸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3 10 1.0 3.0
4 周亮广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40 159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29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洪涝
干旱
致灾气候阈值
SPI
农作物受灾面积
江淮分水岭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
月刊
1000-0941
41-1144/TV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1号
1980-08-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7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