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无机三态氮(氨氮、亚硝氮和硝氮)共存的模拟海水水体中,阐明有机碳尤其是海藻寡糖对海洋着色菌(Marichromatium gracile) YL28生长及去除无机三态氮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次溴酸钠氧化法、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的含量,菌体生物量采用比浊法测定.[结果]在光照厌氧环境中,小分子有机酸盐(乙酸钠、丙酮酸钠、琥珀酸钠和柠檬酸钠)是YL28生长和去除无机三态氮的良好有机碳,亚硝氮、硝氮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7.92%、99.98%、73.23%-87.15%.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双糖(麦芽糖和蔗糖)和寡糖(壳寡糖和海藻寡糖)是YL28可利用的有机碳,亚硝氮和硝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87%以上,氨氮去除率在44.82%-54.53%之间.多糖(β-环糊精、淀粉、黄原胶、琼脂粉、海藻酸钠和卡拉胶)不是菌体利用和去除无机三态氮的有机碳.酵母提取物可作为菌体生长、去除硝氮和亚硝氮的良好有机碳,但严重抑制氨氮去除.海藻酸钠、β-环糊精和卡拉胶分别与乙酸钠共存时,YL28生长和对无机三态氮去除能力与乙酸钠为唯一有机碳的水平相当.乙酸钠体系中添加海藻寡糖,YL28生长速率、最大生物量以及氨氮的去除速率和最大去除率均升高,添加酵母提取物时,生长速率和最大生物量升高,但氨氮去除速率和最大去除率降低.黑暗厌氧环境下,以乙酸钠和氨氮为唯一有机碳和氮源时,YL28不生长,但在无机三态氮共存时,则能良好生长并去除无机三态氮.[结论]在无机三态氮共存海水体系和厌氧条件下,无论是光照还是黑暗环境,YL28均能良好地生长和去除无机三态氮,小分子有机酸盐(乙酸钠、丙酮酸钠、琥珀酸钠、柠檬酸钠)是其良好的有机碳,相对而言,乙酸钠和丙酮酸钠更好.海藻寡糖与乙酸钠复合可提高菌体生长和脱氮能力.本研究为研制开发高效脱氮微生物制剂及其合理性应用提供了指导.
推荐文章
沼泽红假单胞菌CQV97对养殖水体无机三态氮的去除机制
沼泽红假单胞菌CQV97
不产氧光合细菌
无机氮
脱氮机制
沼泽红假单胞菌CQV97对养殖水体无机三态氮的去除机制
沼泽红假单胞菌CQV97
不产氧光合细菌
无机氮
脱氮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碳对海洋着色菌YL28去除无机三态氮的影响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海洋着色菌 有机碳 无机三态氮 海藻寡糖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7-102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604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润颖 37 494 12.0 21.0
2 产竹华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系 2 5 1.0 2.0
6 赵春贵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系 29 161 7.0 11.0
7 杨素萍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系 33 184 8.0 11.0
8 张晓波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系 5 12 2.0 3.0
9 朱笔通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系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2)
共引文献  (133)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洋着色菌
有机碳
无机三态氮
海藻寡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通报
月刊
0253-2654
11-1996/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81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0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682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