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粳籼交超高产水稻新品种‘浦优22’为材料,研究了制种父母本大行比、不同钵苗机插密度对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和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钵体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扩大父母本行比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父母本行比最佳值为2:12;钵苗机插有利于发挥产量潜力,以株行距12 cm×33 cm的产量最高;秧苗期喷施多效唑对‘浦优22’钵体秧苗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根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秧苗在2-3叶期间喷施450 g/hm2的多效唑纯量对钵苗培育壮秧较为适宜.
推荐文章
钵苗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钵苗机插
毯苗机插
每孔播种量
育苗基质
茎蘖动态
产量
杂交粳稻钵苗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杂交粳稻
机插秧
钵苗机插
高产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组合“浦优22”高产栽培技术
浦优22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水稻钵苗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水稻
钵苗机插
生产现状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浦优22’杂交水稻高产制种及钵苗机插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浦优22’ 高产制种 钵苗机插 多效唑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47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5/j.issn1000-3924.2017.03.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依明 44 67 4.0 5.0
2 陈建 7 6 1.0 1.0
3 张珍 32 39 3.0 4.0
4 顾春军 36 64 4.0 5.0
5 盛亚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5 5 2.0 2.0
6 王冬翼 19 34 3.0 5.0
7 王治雄 15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水稻
‘浦优22’
高产制种
钵苗机插
多效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